摩根大通:去中心化金融和資產代幣化仍未吸引機構

傳統金融機構參與去中心化金融(DeFi)和資產代幣化的情況仍然非常有限,盡管在基礎設施開發和最近的法律進展方面已經歷了多年發展——根據摩根大通分析師的新報告。

在周三發布的報告中,由首席執行官Nikolaos Panigirtzoglou領導的分析團隊表示,去中心化金融中的鎖定總價值(TVL)仍未恢復到2021年的峯值,顯示出自2022年市場崩潰以來,趨勢仍然停滯或緩慢恢復。目前,大部分的去中心化金融活動仍然來自個人用戶和加密原住民投資者,而傳統金融機構仍然置身事外,盡管行業已經增加了許多合規功能,如KYC或有執照的借貸池。

三大障礙

根據摩根大通的說法,目前有三大障礙阻礙機構資金流入該領域:

  • 缺乏跨境法律規定的一致性;
  • 在鏈上投資方面的法律地位尚不明確;
  • 缺乏關於智能合約的可執行性和協議的可靠性的保障機制。

因此,機構的參與仍然集中在比特幣投資產品上,而不是更復雜的區塊鏈應用。

代幣化仍主要是“傳播效果”

關於資產代幣化,分析師認爲當前市場規模約爲250億美元,仍然“相當謙遜”,主要由本土加密公司和對沖基金推動。

即使在代幣化可以帶來明顯好處的領域——如日內流動性與回購或債券的自動支付——接受程度仍然很低。目前已有超過60種代幣化債券,總價值約80億美元被發行,但大多數沒有二級市場流動性,使得這些努力“更具實驗性而非真正的商業”。像黑石的BUIDL這樣的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雖然吸引了一些關注,但最近的贖回潮顯示增長勢頭正在放緩。

在非上市資產領域,分析師認爲對代幣化的期望過於高漲是“缺乏現實性”。盡管150億美元的代幣化私人信貸總值聽起來相當可觀,但它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家大型企業,幾乎沒有二級市場。

“根據我們,除了法律和監管障礙,代幣化的陰暗前景還反映了一個事實,即傳統投資者目前尚未看到應用這一技術的實際需求。”

他們強調,傳統金融系統——在金融科技的支持下——正在進化,以提供更快的支付速度和更低的成本,從而在某些情況下減少對區塊鏈的需求。

對透明度和交易策略的擔憂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點是,許多機構投資者仍然猶豫不決將股票或債券交易上鏈,因爲他們擔心透明度。與區塊鏈相反——在那裏每一項活動都可以被追蹤並可能暴露交易策略——傳統的“暗池”平台則幫助他們避免被追蹤或被搶先交易。這也解釋了爲何美國股市的場外交易比例日益上升。

代幣化存款交易尚不令人信服

銀行存款形式的代幣尚未出現任何突破。摩根大通認爲,目前沒有跡象表明銀行或客戶正在轉向使用區塊鏈基礎設施來存儲或交易存款。現有的傳統系統已經足夠快速和便利,可以處理金融資產與存款之間的電子支付,而無需區塊鏈的介入。

私人資產的代幣化仍然遙不可及

對於像股份或私人信貸這樣的私有資產——通常持有至到期日且很少每日更新價格——傳統投資者可能對一個具有透明度和持續交易的鏈上市場不感興趣。

“對於長期投資,價值隨着時間保持穩定且不需要高流動性的地方,代幣化可能並不會帶來明顯的好處。”

JPMorgan仍然在區塊鏈應用方面領先

盡管如此,摩根大通本身卻是美國區塊鏈領域的先鋒銀行之一。他們的區塊鏈部門——Kinexys (,舊名爲Onyx)——目前包括四個主要領域:

石山

DEFI0.96%
TOKEN3.62%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