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藍,描繪你的無限可能!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動玩法
1. 在 Gate廣場 發布原創內容(圖片 / 視頻 / 手繪 / 數字創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藍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標題或正文必須包含標籤: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內容中需附上一句對Gate的祝福或寄語(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辦越好,藍色永恆!”)。
4. 內容需爲原創且符合社區規範,禁止抄襲或搬運。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Gate × Redbull 聯名賽車拼裝套裝
二等獎(3名):Gate品牌衛衣
三等獎(5名):Gate品牌足球
備注:若無法郵寄,將統一替換爲合約體驗券:一等獎 $200、二等獎 $100、三等獎 $50。
🏆 評選規則
官方將綜合以下維度評分:
創意表現(40%):主題契合度、創意獨特性
內容質量(30%):畫面精美度、敘述完整性
社區互動度(30%):點讚、評論及轉發等數據
Circle上市:USDC儲備透明引領穩定幣合規新格局
Circle上市:低利潤背後的增長潛力
Circle選擇在行業加速出清的階段上市,背後隱藏着一個看似矛盾卻充滿想象力的故事。盡管淨利率持續下滑,但公司依然蘊藏巨大的增長潛力。一方面,Circle擁有高透明度、強監管合規性和穩定的儲備收入;另一方面,其盈利能力卻顯得相對溫和,2024年淨利率僅爲9.3%。這種表面上的"低效"並非源於商業模式失敗,反而揭示了一個更深層的增長邏輯:在高利率紅利逐步消退、分銷成本結構復雜的背景下,Circle正在構建一個高度可擴展、合規先行的穩定幣基礎設施,而其利潤被戰略性地"再投資"於市佔率提升與監管籌碼之中。
七年上市歷程:加密監管演進的縮影
Circle的上市之路反映了加密企業與監管框架的動態博弈過程。2018年首次IPO嘗試時,美國證監會對加密貨幣屬性的認定尚不明確。當時公司通過收購Poloniex交易所形成"支付+交易"雙輪驅動模式,並獲得了多家知名機構的融資支持。然而,監管對交易所業務合規性的質疑以及熊市衝擊導致估值大幅縮水,暴露出早期加密企業商業模式的脆弱性。
2021年,Circle嘗試通過SPAC方式上市,試圖規避傳統IPO的嚴格審查。然而,SEC對穩定幣會計處理的質詢直擊要害,要求公司證明USDC不應被歸類爲證券。這一挑戰雖導致交易流產,卻推動Circle完成關鍵轉型:剝離非核心資產,確立"穩定幣即服務"的戰略主軸。
2025年選擇在紐交所上市,標志着加密企業資本化路徑的成熟。這不僅需要滿足全套披露要求,還需接受嚴格的內控審計。S-1文件首次詳細披露了儲備金管理機制,約320億美元資產中,85%通過BlackRock的Circle Reserve Fund配置於隔夜逆回購協議,15%存放於系統性重要金融機構。這種透明化操作實質上構建了與傳統貨幣市場基金的等效監管框架。
USDC儲備管理及公司結構
USDC的儲備管理呈現明顯的"流動性分層"特徵:15%的現金存放於銀行用於應對突發贖回,85%通過Circle Reserve Fund配置。自2023年起,儲備資產僅限於銀行現金和儲備基金,主要投資於短期美國國債和回購協議。
上市後,Circle將採用三層股權結構:A類普通股每股一票;B類股由創始人持有,每股五票但總投票權上限爲30%;C類股無投票權,可在特定條件下轉換。這種結構旨在平衡公開市場融資與企業長期戰略穩定性。
盈利模式與收益分析
Circle的核心收入來源是儲備收入,2024年總營收16.8億美元中99%來自此項。公司與Coinbase等合作夥伴按持有USDC數量分享儲備收入,這降低了實際歸屬Circle的利潤。
2022至2024年,總營收從7.72億美元增長至16.76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47.5%。然而,分銷支出激增壓縮了毛利空間,毛利率從62.8%下降至39.7%。2024年淨利潤爲1.55億美元,淨利率降至9.28%。
盡管淨利率承壓,但USDC市值持續增長,截至2025年4月已突破600億美元,市佔率提升至26%。與幣安等新合作夥伴的協議有望降低單位獲客成本,優化分銷成本結構。
風險與挑戰
與頭部交易所的利益綁定可能成爲雙刃劍,非對稱分成協議導致高昂分銷成本。同時,穩定幣法案的推進可能要求儲備資產本地化,帶來額外合規成本。
未來增長潛力
Circle已構建覆蓋多個市場的監管矩陣,這種合規優勢難以被傳統企業快速復制。通過與Wise、Stripe等合作,USDC正在滲透跨境支付和B2B金融基礎設施領域。在新興市場貨幣替代、離岸美元回流等場景中,USDC有望獲得顯著增長。
隨着代幣化資產服務的推出和企業服務套件的深化,Circle正在從"穩定幣發行商"向"數字美元基礎設施運營商"轉型。當USDC流通量、資產管理規模和跨境支付滲透率突破關鍵閾值時,其估值邏輯可能發生質變,釋放更大的增長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