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V與F/R乘數:公鏈估值的新視角本文旨在探討REV(真實經濟價值)指標及其在公鏈估值中的應用,以期對公鏈有更全面的評估與解讀。我們應辯證看待REV相關爭論,避免孤立使用任何單一指標。## 1. REV解讀### 1.1 REV的定義REV代表真實經濟價值,是衡量用戶支付給公鏈總費用之和的指標。它類似於企業的營收,但存在一些細節差異。REV的計算公式爲:REV = Σ(協議內費用) + Σ(協議外小費) + Σ(MEV)目前存在對是否應最大化REV的爭論:- REV最大化支持者認爲這有利於降低網路邊際成本、擴大用戶基數、實現可持續增長。- REV最小化支持者則認爲REV在投機泡沫時期會飆升,不適用於REV接近零的區塊鏈,應實行最小可行REV以減少負面經濟影響。本文不討論REV是否應最大或最小化,只關注REV的應用價值。### 1.2 REV的近期特徵近5年REV佔比數據顯示:- 2020-2023年ETH佔主導- 2024年開始SOL佔據領導地位 - TRON的REV也相當可觀且不斷增長近3個月REV數據顯示SOL、TRON、ETH爲主要領導者。與鏈上收入直接對比,REV的最大特徵是大幅增加了非用戶端的收入因子影響權重。### 1.3 REV的優缺點優點:- 相比活躍地址數和交易量,更難被操縱- 能很好反映歷史上散戶在各鏈的活躍情況缺點:- 具有一定滯後性- 不能完全反映公鏈全貌,不應孤立使用 - 仍存在被操控可能- 某些情況下MEV和REV會遠高於平均值- 在MEV基礎設施不成熟的公鏈上REV較小,可能帶來非公平估值總體而言,需要辯證看待REV,避免孤立使用任何指標。### 1.4 F/R乘數估值法將FDV(完全稀釋估值)與REV結合,可得到FDV/REV乘數。這類似於市盈率,用於衡量市場對項目估值的溢價程度。F/R乘數越大,可能的估值泡沫越大,市場預期越樂觀;反之則可能代表相對低估。F/R乘數定義:FDV與年化實際經濟收入的比值,反映市場爲每單位收入支付的溢價。也可用流通市值替代FDV,建立MC/R或M/R乘數,更適合評估短期市場定價效率。### 1.5 REV與MEV的區別和聯繫 MEV是最大可提取價值,指特定參與者利用鏈上交易特性獲取的利潤。MEV與REV在估值體系中的作用不同:- MEV更多作爲微觀指標衡量網路健康度和價值分配- REV更爲宏觀,關注公鏈整體收入的溢價情況- 可結合MEV/REV比率監控生態健康度(低比率健康,高比率有風險)## 2. 結論1. REV不等同於鏈上原生代幣的價值捕獲2. FDV/REV比率在不同鏈間存在天然差異3. 區塊鏈不是企業,原生代幣也不是股權4. REV最小化觀點可能不可取,最大化REV長期值得討論5. REV與其他指標組合可構成相對全面的觀察體系: - REV與Fees聯動關係 - F/R乘數和M/R乘數對公鏈估值的參考價值 - MEV/REV作爲公鏈健康度指標合理靈活運用這些組合指標,可爲公鏈評估提供相對全面的視角。
REV與F/R乘數:解讀公鏈估值新維度
REV與F/R乘數:公鏈估值的新視角
本文旨在探討REV(真實經濟價值)指標及其在公鏈估值中的應用,以期對公鏈有更全面的評估與解讀。我們應辯證看待REV相關爭論,避免孤立使用任何單一指標。
1. REV解讀
1.1 REV的定義
REV代表真實經濟價值,是衡量用戶支付給公鏈總費用之和的指標。它類似於企業的營收,但存在一些細節差異。
REV的計算公式爲:
REV = Σ(協議內費用) + Σ(協議外小費) + Σ(MEV)
目前存在對是否應最大化REV的爭論:
本文不討論REV是否應最大或最小化,只關注REV的應用價值。
1.2 REV的近期特徵
近5年REV佔比數據顯示:
近3個月REV數據顯示SOL、TRON、ETH爲主要領導者。
與鏈上收入直接對比,REV的最大特徵是大幅增加了非用戶端的收入因子影響權重。
1.3 REV的優缺點
優點:
缺點:
總體而言,需要辯證看待REV,避免孤立使用任何指標。
1.4 F/R乘數估值法
將FDV(完全稀釋估值)與REV結合,可得到FDV/REV乘數。這類似於市盈率,用於衡量市場對項目估值的溢價程度。F/R乘數越大,可能的估值泡沫越大,市場預期越樂觀;反之則可能代表相對低估。
F/R乘數定義:FDV與年化實際經濟收入的比值,反映市場爲每單位收入支付的溢價。
也可用流通市值替代FDV,建立MC/R或M/R乘數,更適合評估短期市場定價效率。
1.5 REV與MEV的區別和聯繫
MEV是最大可提取價值,指特定參與者利用鏈上交易特性獲取的利潤。
MEV與REV在估值體系中的作用不同:
2. 結論
REV不等同於鏈上原生代幣的價值捕獲
FDV/REV比率在不同鏈間存在天然差異
區塊鏈不是企業,原生代幣也不是股權
REV最小化觀點可能不可取,最大化REV長期值得討論
REV與其他指標組合可構成相對全面的觀察體系:
合理靈活運用這些組合指標,可爲公鏈評估提供相對全面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