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融資運作內幕:從標籤到敘事的財富遊戲

robot
摘要生成中

Web3 領域的融資和運作模式讓人感慨萬千。早期有傳言稱,某些項目可以通過購買特定代幣的方式獲得"廣告位"。當時我們對此嗤之以鼻,認爲荒謬至極。然而,當真有中間人帶着提案找上門時,我們才意識到自己才是真正的局外人。

在 2017 年 ICO 盛行時期,我們天真地以爲融資就是做好產品、在論壇上宣傳、設置 ICO 地址就足夠了。我們將大量時間花在回答社區問題和開發產品上。後來才明白,這個行業需要建立廣泛的人脈網路,包括行業意見領袖、顧問、機構、做市商和交易所等。加入某個陣營往往意味着要與另一方保持距離。

盡管 Web3 世界宣稱要"重塑交易體系",但派系之爭仍然存在。過去有傳言稱,在某個交易平台首發可能會影響在其他平台的上市機會;得到某個社區支持可能會失去其他投資者的青睞;接受某家知名投資機構的資金可能會影響其他投資機構的態度。雖然這些情況可能依然存在,但隨着行業的成熟和專業化,派系之爭在利益面前逐漸被淡化。面對頭部平台的絕對優勢,其他參與者不得不放下成見,抱團爭取剩餘的市場份額。

人們習慣給事物貼標籤,這在 Web3 領域表現得尤爲明顯。項目常常被按市值、行業、功能、投資方或發行渠道等進行分類。這些標籤幫助人們快速了解項目特性、發展階段,並管理預期。例如,獲得某知名投資機構支持的項目往往被認爲有上市預期;而得到頂級風投青睞的項目則被視爲潛力股。這些標籤背後是品牌溢價,爲項目創造了想象空間。

Meme 的傳播邏輯類似,通常依靠某個廣爲人知的"敘事"或"IP"。這些標志性人物或事件因其低認知門檻而容易引起共鳴,如某些科技企業家或政治人物。它們首先吸引早期傳播者的注意,然後通過他們的推廣進入更廣泛的圈層,最終成爲大衆話題。

人性使然,當一個人提出觀點時可能不被重視,但當多數人都在談論時,我們就會開始關注。同樣,當少數人賺錢時可能被視爲運氣,但當大量人都在某個領域獲利時,更多人就會開始嘗試。特別是當這些成功者是有影響力的意見領袖或高淨值人羣,並能言之有物地解釋他們的成功時,更容易引發羣體效應。

Web3 像是一個充滿夢想的烏托邦,人們不斷尋找下一個機會。而站在高處的"造夢者"則精心設計吸引投資者的策略。無論是鏈上活動的繁榮還是新的敘事升級,大家都明白最終要回歸價值。然而,人性中的叛逆和對改變命運的渴望讓許多人不斷重復着從懷疑到興奮,再到全力投入,最後失望而歸的循環。

我們所看到的風口,可能只是"造夢者"想讓我們看到的幻象,而財富效應則是誘人的誘餌。在這個不斷循環的遊戲中,我們似乎總是難以跳出這個圈子。

MEME-5.68%
IP-15.07%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2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Rugpull幸存者vip
· 4小時前
2017年 就被各种收割过 懂的都懂
回復0
GateUser-75ee51e7vip
· 08-11 04:32
又是一篇小白文罢了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